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曹公年譜初稿 陳怡霖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西元一七八七)。曹公出生。
  九月二十六日辰時,出生於河南懷慶府河內縣。《丁卯齒錄》、《鳳山縣采訪冊》、《百壽詩錄》、《臺灣舊慣習俗信仰》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西元一七八八)。曹公二歲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西元一七八九)。曹公三歲。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西元一七九)。曹公四歲。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西元一七九一)。曹公五歲。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西元一七九二)。曹公六歲。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西元一七九三)。曹公七歲。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西元一七九四)。曹公八歲。
乾隆六十年,乙卯(西元一七九五)。曹公九歲。
嘉慶元年,丙辰(西元一七九六)。曹公十歲。
嘉慶二年,丁己(西元一七九七)。曹公十一歲。
嘉慶三年,戊午(西元一七九八)。曹公十二歲。
    二月十七日寅時,摯友李棠階出生。〈李文清公行賞〉

嘉慶四年,己未(西元一七九九)。曹公十三歲。
    恩師鮑桂星與取士之師陳壽祺中進士。

嘉慶五年,庚申(西元一八○○)。曹公十四歲。
嘉慶六年,辛酉(西元一八一)。曹公十五歲。
嘉慶七年,壬戌(西元一八二)。曹公十六歲。
嘉慶八年,癸亥(西元一八三)。曹公十七歲。
嘉慶九年,甲子(西元一八四)。曹公十八歲。
    七月恩師鮑桂星,充任河南鄉試正考官。

    
嘉慶十年,乙丑(西元一八五)。曹公十九歲。

十月恩師鮑桂星,提都河南留學政。《清史稿》、《左海詩鈔》

嘉慶十一年,丙寅(西元一八六)。曹公二十歲。
    河南學政鮑桂星主持懷慶府童試科考。賞異曹公招之署齋讀書《左海詩鈔》

嘉慶十二年,丁卯(西元一八七)。曹公二十一歲。
  七月河南鄉試,主試者為寶應朱士彥、閩縣陳壽祺,曹公以附生中河南鄉試解元,摯友張調元中亞元。 《國朝貢舉年表》、《覺生詩鈔》
  
    主試者陳壽祺有『贈河內曹生懷樸解元謹二首詩』其:
    青衫弱冠奮龍鸞 文彩珊瑚間木難
    天下奇才思賈筆 崧高靈氣有周翰
    科名未了千秋業 慈孝孤生百尺竿 懷璞早孤
    努力脩能惜年少 芳心無限葆荃蘭
    明珠昔日採南溟 弟子何湯最少齡 甲子校試嶺南省元何生惠群年亦弱冠
    更喜神駒出河內 真看繡虎接英靈
    勗君守黑從知白 愧我成藍定謝青
    惟有國恩揚對重 致身自古在通經  《左海詩鈔》

嘉慶十三年,戊辰(西元一八八)。曹公二十二歲。
    二月,京師禮部戊辰科會試。《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三)。

    七月,恩師鮑桂星充山西鄉試正考官《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百十一。

嘉慶十四年,己已(西元一八九)。曹公二十三歲。
二月,京師禮部己已恩科會試。《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四)。

嘉慶十五年,庚午(西元一八一)。曹公二十四歲。
   八月,恩師鮑桂星提督湖北學政。《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百十一。

   十二月二十三日曹公與恩師鮑桂星及鮑桂星學生有聯句一首「祀灶日武昌學使院雪用十五合全韻聯句」。《覺生詩鈔》

嘉慶十六年,辛未(西元一八一一)。曹公二十五歲。
    二月,京師禮部辛未科會試。《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四)。


嘉慶十七年,壬申(西元一八一二)。曹公二十六歲。
嘉慶十八年,癸酉(西元一八一三)。曹公二十七歲。
二月,京師禮部甲戌科會試。《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四)。

嘉慶十九年,甲戌(西元一八一四)。曹公二十八歲。
嘉慶二十年,乙亥(西元一八一五)。曹公二十九歲。
    摯友李棠階補庠生。〈李文清公行賞〉

嘉慶二十一年,丙子(西元一八一六)。曹公三十歲。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西元一八一七)。曹公三十一歲。
  以大挑一等,籤掣直隸知縣。《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

嘉慶二十三年,戌寅(西元一八一八)。曹公三十二歲。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西元一八一九)。曹公三十三歲。
    摯友李棠階中河南鄉試舉人。〈李文清公行賞〉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西元一八二)。曹公三十四歲。
  署平山知縣。《平山縣志》

道光元年,辛已(西元一八二一)。曹公三十五歲。
署平山知縣。《平山縣志》

道光二年,壬午(西元一八二二)。曹公三十六歲。
  署曲陽知縣。〈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曹君懷樸墓誌銘〉

    摯友張調元大挑二等。《河南歷代名人辭典》

    摯友李棠階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文清公行賞〉

道光三年,癸未(西元一八二三)。曹公三十七歲。
 署直隸深州饒陽知縣。饒陽值水旱相繼,請帑賑饑;日走鄉曲,察戶口多寡、被災輕重分給之,不經吏胥手。時即飯店市餅餌食之,無絲毫私。民大悅,總督蔣礪堂相國益賢之。《深州風土記》、〈懷樸曹公墓誌銘〉

道光四年,甲申(西元一八二四)。曹公三十八歲。
二月。署直隸寧津知縣。首嚴弭盜,行清莊、聯莊法。有盜即率吏親勦匪徒,獲懲渠首,餘皆歛跡去,有孤貧無依者,隨時周給,冬則設粥廠賑濟之。總督礪堂相國益能之。《曹君懷樸墓誌銘、寧津縣志》

夏。近畿州郡蝗蝝間生,致祭八蜡廟虔祝曰:『茲邑地狹民稠,不堪重罹歉歲,如天譴有數,當移縣宰身無害我田禾也。』末了四內蝗蟲絕跡,禾稼無傷。重修八蜡廟。《寧津縣志》
 
道光五年,乙酉(西元一八二五)。曹公三十九歲。
任直隸威縣知縣。有政聲,決獄如神。興教勸士,敦品勵行,遠近翕然。《威縣志》、〈懷樸曹公墓誌銘〉

摯友王鉁中河南舉人。《清儒學案》

道光六年,丙戌(西元一八二六)。曹公四十歲。
任直隸威縣知縣《威縣志》

三月十九日,恩師鮑桂星卒於京師之寓齋。〈鮑桂星墓誌銘

道光七年,丁亥(西元一八二七)。曹公四十一歲。
任直隸威縣知縣《威縣志》

道光八年,戊子(西元一八二八)。曹公四十二歲。
復任直隸威縣知縣。《威縣志》

丁本生母憂,回籍守制。《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

道光九年,己丑(西元一八二九)。曹公四十三歲。
服闕赴省,題補威縣知縣。《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

重修文廟,撰文〈重修學宮碑記〉,原碑文己佚。《威縣志》
  
道光十年,庚寅(西元一八三)。曹公四十四歲。
五月。直隸威縣知縣。《威縣志》

道光十一年,辛卯(西元一八三一)。曹公四十五歲。
進謁城隍廟,見神像深黑.屋椽腐爛屋瓦傾倒,慨然想要修復城隍廟,於是召集紳士及耆老,告知修復之原由。城隍廟修復完工撰文,〈威縣重修城隍廟記〉。《威縣志》

道光十二年,壬辰(西元一八三二)。曹公四十六歲。
任豐潤縣知縣時,歲歉米價騰貴,左家務鎮有無賴謀為圴糧,公偵知之,將倡首者置於法,民獲安堵。《豐潤縣志》

因在威縣任內失察邪教被劾,降二級調用。《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

道光十三年,癸巳(西元一八三三)。曹公四十七歲。
被議在京。與摯友李棠階、王鉁等相與談論理學。《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道光十四年,甲午(西元一八三四)。曹公四十八歲。
春,取士之師陳壽祺卒,年六十有四。《碑傳選集》〈隱屏山人陳編修傳〉

捐復原官,揀發福建,委署將樂縣。《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

道光十五年,乙未(西元一八三五)。曹公四十九歲。
   因在直隸平山縣任內失察邪教,降二級調用,送部引見,奉旨:「著仍以知縣用,其降調之案候補宦之日,改為降二級留任。」欽此。照例仍發原省。《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

道光十六年,丙申(西元一八三六)。曹公五十歲。
  二月。委署閩縣兼八月署福州府海防同知,九月卸署閩縣知縣。縣治附省垣,宰是者,皇皇終日,不暇躬親所職,以拊循甿庶。瑾受任之初,即面請藩司,願事民事,給應求無所闕,藩司韙之。於是決獄、催科,及所以供億焉,惟民力是恤。《閩侯縣志》

    初知閩縣事,時大旱,大吏迎胡神於鼓山禱雨,官吏奔走跪拜街衢間;君獨屹立不拜觀音大士,曰:「 此不列祀典,且異端耳!」勸之拜,不從;以大吏怵之,不顧。而大吏益奇君,以為可任艱鉅者。〈懷樸曹公墓誌銘〉

    適旗軍與縣民械鬥,各千百人,勢洶洶;君奉檄往,則置坐榻於軍民之間,各禽數人歸。次日,復糾眾將鬥;君挺身至旗軍門外,明白曉諭,示利害甚悉,遂各帖然。蓋信君者,素也。 〈曹君懷樸墓誌銘〉

    九月初四日。周凱署福建台灣道。值臺、鳳、嘉三邑夏秋缺雨,米價翔貴,匪徒造謠搶奪。《內自訟齋文選》

    十月十八日。嘉義匪徒沈知等焚搶下加冬糧館、戕殺把總柯青山及汛兵,而南路賊復應之,勢益張,制軍以曹懷樸明府,廉敏幹濟,有折衝才,專章入告,調宰鳳山,招金門奇士林樹梅佐幕事。《歗雲文鈔》

    二月六日。由泉州放船渡臺。《歗雲文鈔》

    十二月十九日。周凱補福建台灣道。《內自訟齋文選》

    除夕。夜抵臺,住番仔窪。《歗雲文鈔》

道光十七年,丁酉(西元一八三七)。曹公五十一歲。
    正月十二日。與林樹梅謁福建台灣道周凱。《歗雲文鈔》

    正月二十五日。補鳳山知縣。《鳳山縣采訪冊》

    正月二十六日。抵鳳山亟練鄉勇。《歗雲文鈔》

    二月十一月日。擒獲賊首劉藍,及其黨二百六十餘人,明府欲列上樹梅首功,辭謝之。《歗雲文鈔》

    邑故多旱田,謹下車即巡田野,尋察水源至九曲塘淡水溪邊,喟然歎曰:『是造物者留以待人力之經營也。』 於是,集紳耆,召巧匠,興工鑿築。公餘之暇,徒步往觀,指授方略,雜以笑言,歡若家人婦子。以故趨事者益眾。《鳳山縣采訪冊》

    七月三十日。台灣道周凱卒。《內自訟齋文選》

道光十八年,戊戌(西元一八三八)。曹公五十二歲。
    二月二十八日奉文准補鳳山知縣。《鳳山縣采訪冊》

    因防岡山盜匪餘孽,並以各耆民稟請,不願移居興隆,捐資補栽竹。在林樹梅的建議就鳳山新城六門上增建城樓各一,復於四隅築砲臺六座(東北隅、西南隅各一,東南隅、西北隅各二),外濬濠塹(東面即東門溪,餘三面即內濠溝),廣一丈二尺,深一丈一尺,周一千一百二十丈。《鳳山縣采訪冊》、《歗雲文鈔》

    重修鳳山縣署。縣署在縣城內,南向,大小五十間(原嘉慶九年,知縣吳兆麟建)大堂、二堂、三堂、花廳、幕廳、內室,外則頭門、儀門門左福德祠,門右監獄,門內八房辦事所,悉如制。並增建水心亭,以驗圳水之多寡。《鳳山縣采訪冊》

修鳳山典史署,在縣署左(原在舊治,乾隆五十三年移此,嘉慶九年,知縣吳兆麟、典史談建》。《鳳山縣采訪冊》

八月十五日中秋月。金門奇士林樹梅離臺,辭歸金門省母。渡海在澎湖東吉嶼猝遇颶風刮破大帆,返回到府城。致書曹謹〈論穀賤不獨病農書〉。《歗雲山人文鈔》
    
    八月二十八日。夜金門奇士林樹梅再由國姓港,渡海離臺。《歗雲山人文鈔》

修鳳山倉廒。倉廒在縣署後,計十間(原嘉慶九年,知縣吳兆麟建)。《鳳山縣采訪冊》

    十月二十六日。姚瑩〈上鍾(祥)制府、魏(元烺)中丞言事狀〉有語:鳳山曹令尚以捕盜為難,何況其餘。《中復堂選集》

冬。鳳山水利功成,上報臺灣道,巡道姚瑩命知府熊一本勘之。《鳳山縣采訪冊》

道光十九年,己亥(西元一八三九)。曹公五十三歲。
    仲春。知府熊一本來鳳山勘查水利。旌其功,應士民之請,命名為「曹公圳」。《鳳山縣采訪冊》《鳳山縣采訪冊》。

    台灣知府熊一本、邑侯曹公適因溪事查勘來臨,命興隆分司胡鈞,重濬蓮池潭。《鳳山縣采訪冊》

道光二十年,庚子(西元一八四)。曹公五十四歲。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西元一八四一)。曹公五十五歲。
    鳳山北部大旱,曹公離任時,囑歲貢生鄭蘭(興隆里人)、 附生鄭宣治(赤山里人)開鑿曹公新圳,宣治積勞成疾,病革時,囑其弟增生宣孝續成之。《鳳山縣采訪冊》

    六月初二日。摯友李棠階寫信轉告王鉁去世。《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七月初一。卸任鳳山知縣。去之日,祖餞者至數千人。為台灣史上的第一次。《鳳山縣采訪冊》

    七月二十六日。任淡水廳同知。《新竹縣采訪冊》

    編查淡水廳戶口。淡水一廳實共丁口四十二萬一千三百零。《淡水廳志》

    十月十一日,達洪阿等奏:『本年八月以來,洋船疊向臺灣外洋遊奕停 泊,飭屬嚴防堵禦。是月十六日卯刻,洋船駛進口門,對二沙灣砲臺發砲攻打,經該參將邱鎮功等將安放大砲對船轟擊,淡水同知等亦在三沙灣放砲接應。邱鎮功手放一砲,立見洋船桅折索斷,退出口外,衝礁擊碎;洋人紛紛落水,死者無數。其上岸及乘船竄者,復經該參將督同署守備許長明等帶兵駕船趕往,生擒、格殺多名;復經即用知縣王廷幹等駕船出洋,幫同出力,生擒多名,並見洋人自行投水。其時復經千總陳大坤等駕船開砲,擊沈三板船一隻,格殺並生擒多名 。又據曹謹等在大武崙港外追獲外竄三板船一隻,刺死、生擒多人,並撈獲屍身、砲位,搜獲圖冊。此次文武、義首人等共計斬獲一百六十五人,撈獲砲位十門』。《道光朝「東華續錄」》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西元一八四二)。曹公五十六歲。
    曹公新圳動工。《鳳山縣采訪冊》

    四月初五日,達洪阿、姚瑩奏:『據淡水同知曹謹、署鹿港同知魏瀛、澎湖通判范學恒、彰化縣知縣黃開基、護副將關桂稟報:正月三十日,有三桅洋船及杉板船在淡水、彰化交界之大安港外洋欲行入口,見兵勇眾多,攻撲不進,復退出外洋。經貓霧拺巡檢高春如及大甲巡檢謝得琛所募之漁船粵人周梓等與洋船上廣東漢奸作土音招呼,誘從土地公港駛進;果為暗 礁所閣,其船欹側入水。該處埋伏兵勇齊起,關桂及署北路右營遊擊安定邦督令署守備何必捷、千總何建忠、李青雲、把總翁標桂、林飛鵬等施放大砲,奮力攻擊,其船遂破。洋人紛紛落水,死者不計其數。復有數十人手持短械跳上漁船,該廳、縣將備同大甲巡檢謝得琛、竹塹巡檢汪昱、外委蕭振輝、李吳魁等及義首、總理、兵勇奮力圍擊,殺斃、生擒數十人,奪砲十門及鐵砲、鳥槍、腰刀、圖書各件。 』《東溟奏稿》

    四月初六日沈夷船、斬逆夷案有功,著以知府升用,先換頂戴。《東溟奏稿》

    因防洋事與紳民籌依舊址加築土圍,為廳城外蔽;計高一丈,周圍一千四百九十五丈,官紳士商捐建,每丈給草價銀六角.仍建四門城樓,又建小門四,計八門。城外植竹開溝,一如舊制;惟溝闊二丈,深一丈五尺。董事為鄭用鍾、洪德梁等。其八門:東曰賓暘、小東曰卯耕,林祥雲造;西曰告成、小西曰觀海,曹公造;南曰解阜、小南曰耀文,鄭用鈺造;北曰承恩、小北曰天樞,鄭用鍾造:道光二十三年修築。《淡水廳志》

    九月二十三日,接據淡水同知曹謹等稟:『本月十六日,淡水廳屬金包里洋面有英夷夾板船一隻遭風擊碎,會營督屬救起白夷二十五人』等語。當經批飭『英夷現已受撫,即當妥為撫卹,委員解郡,以憑奏明轉交廈門』去後。 《籌辦夷務始末選輯》
十月十四日。曹謹,自練壯勇,素稱精銳,會同營員,督率兵勇,嚴守海口,破夷舟, 斬夷犯漢奸多名有功,著賞戴花翎。《東溟奏稿》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西元一八四三)。曹公五十七歲。
    學海書院,在艋舺街南,原名文甲。道光十七年同知婁雲議建草店尾祖師廟北畔,未果行。是年復據林國珯捐獻地基在下嵌莊,即今所。董事為周智仁等,因控案延廢。 曹公續成之。《淡水廳志》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西元一八四四)。曹公五十八歲。

    曹公新圳完工。《鳳山縣采訪冊》

    漳泉籍民械鬥,四邑騷動。曹公聞報,赴彰、淡之交止之。駐大甲兩月餘,集耆老,陳利害 ,鬥稍息。勒石勸中壠泉漳和睦碑為記。原碑在今日竹南慈裕宮。《淡水廳志》

道光二十五年,乙已(西元一八四五)。曹公五十九歲。
    九月,文甲書院,慶祝時兼院長曹公六十榮壽,秋編〈百壽詩錄〉一書。《百壽詩錄》、《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

    十月以忌者眾,乞病歸。《淡水廳志》

    摯友李棠階以繼祖母艱去,回鄉守制。〈李文清公行賞〉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西元一八四六)。曹公六十歲。
    九月二十二日。摯友李棠階日記寫道「傍晚到郡在漁汀藥店共飯往看懷樸曹二兄,伊自淡水同知告病,談至二更,身世家國無所不盡,多年闊悰一為傾寫自以名心未盡,審察精矣,寢久不成寐。」《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一八四七)。曹公六十一歲。
    河內大旱歲饑,死人無算餓殍載道。《沁陽縣誌》

    六月二十日,以械鬥案內捐輸撫卹及獲犯出力,賞花翎福建知府仝卜年、參將呂大陞、遊擊安定邦、同知曹謹花翎,予知縣胡國榮以同知直隸州知州補用,千總曹宗銓、曾元福以守備補用並賞花翎,賞千總李朝祥等藍翎有差。《清宣宗實錄選輯》

    三月十八日。曹士桂署淡水同知。《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

    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臺至艋舺,將文甲書院易名學海。《淡水廳志》

    十二月二十四日。曹士桂卒於官。並稱淡水前後曹。《淡水廳志》、《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

    仝卜年〈上劉玉坡(韻珂)制軍論臺灣時事書〉有語:『鳳山一縣額征三千元,經某(仝卜年)在南路理番任內逐加清釐,曹陞令(公)催收得法,每年尚能收至二千有餘』。《治臺必告錄》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西元一八四八)。曹公六十二歲。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西元一八四九)。曹公六十三歲。
    摯友李棠階主講河朔書院。〈李文清公行賞〉

    閏四月十八日卒。〈懷樸曹公墓誌銘〉

    閏四.二十七。摯友李棠階日記寫道「階接懷樸先生凶訃悲悼久之,年餘未見竟永訣矣。」《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閏四.二十八摯友李棠階,撰懷樸先生﹝曹公﹞輓聯:政績在燕閩,從此文德武功〔先生在直隸放賑捕匪類教士在臺灣興水利捕盜堵禦英夷刊印孝經教民卓有循吏風〕尸祝空傳兩地;學術通漢宋﹝先生早留心漢學後被議在京尤講求宋儒之學﹞,回憶花晨月夕討論孰證同心〔先生未仕時同在覃懷書院後同寓京邸質疑辨難獲益良多〕。先生任閩縣不肯往佛寺求雨大吏同僚皆憾之不顧也附記於此足徵學力。《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五月七日。摯友李棠階日記寫道,「黎明起赴郡哭懷樸先生﹝曹公﹞二孤方幼見之慘狀。」《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五月八日。摯友李棠階日記寫道「天明起喪主求為陪客人地兩生備數而已《有隨人戲笑處)。」 《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五月九日。摯友李棠階日記寫道「未申間步與泉東兄說懷樸先生宦績,才能肆應出以實心,誠不可多得。」《文園李文清公日記》

    原刊於2003年《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頁52-58


   紅字2014年2月7日重新修訂。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臺灣文獻叢刊七三 《鳳山縣采訪冊》壬部 藝文(一) 碑碣〈凌邑侯禁碑〉

鳳山雙慈亭
50年代鳳山雙慈亭《高縣勝蹟》48.03.01
  
在雙慈亭外左壁。高四尺二寸,寬二尺一寸。正書十七行,行三十一字。其辭云:
    即補分府、署鳳山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凌,為申明舊章,再行示禁事。據生員葉大綸、張仰欽、梁登元、港郊李勝興、課館合同號爐主、興成號職員丁節南、李廷蘭、黎占極暨各舖戶等僉稱:轎店夫頭,將民間婚娶包勒轎價,屢鬧婚姻喜事。曹前縣(曹謹)定價,夫頭藉為包索之由。先阿公店局紳控經吳前縣示禁,毋許再行輪抬包勒,併諭各里設立公轎。該夫頭等不遵,偵知本月初六日大林尾莊民顏旺婚娶,會黨截途較鬧,斬壞公轎,莊眾不平理較,將小夫一名兜留,並獲刀一支。蒙差諭止,將小夫帶案呈請究辦等情到縣。據此,卷查前據阿公店局紳王佐才等,以轎店各夫頭將嫁娶倩轎一節,挨次輪流,分地勒索,甚至用車代轎者,亦欲迫勒貼費。爰集公議,共置花轎、烏轎數乘,俾婚姻通用,以絕輸索等情,呈准吳前縣示諭在案。自應遵照辦理。乃夫頭等輒敢抗違,縱令小夫向莊民截鬧,甚將公轎斬壞。似此肆行無忌,實屬藐視法紀。若不嚴予懲責,何以安良懦而儆效尤?除飭差諭止,並將小夫提究暨呈批示外,合再嚴禁。為此,示仰闔邑諸人等知悉。嗣後無論何項人家,凡有婚姻喜事,准用公設花轎,或自己置轎倩人扛,聽民自便。自再示諭之後,務宜勒石永遠遵行。該轎店夫頭,倘再蹈覆轍,一經訪聞,或被告發,定即提案究懲,決不稍寬。其各凜遵,毋違‧特示。

  同治六年十一月□□日給。


曹謹疏濬蓮潭、籌建曹公新圳


曹公圳功成之後,如《鳳山縣采訪冊》所載:「自是而後,踵行者眾。鳳山水利之興,實肇於此。」[1]林樹梅也提到「於是縣北遠鄉亦以次修塘鑿井事聞。」也就是日後的曹公新圳的開鑿。而曹謹在鳳山水利完成之後,曾寫信通知林樹梅並感謝他。如果熊一本真對鳳山水利有一點點的貢獻,應該只是重濬蓮池潭,非曹公圳的興築。下淡水巡檢胡鈞在〈重修蓮池潭碑〉云:

    邑舊治黌宮前有潭,先時產蓮華甚盛,潭因以名。廣袤五里許,天生泮水也;文風之秀,甲於臺郡。康熙間,邑侯宋公因其利而導之,築隄開堰,得灌課田三千餘畝,旱澇有備,歲獲常稔,利溥矣哉。鈞於戊戌冬調蒞茲土,見文教光昌而科第恆鮮,田塍交錯而豐歉靡常,究厥由來,歲久填淤,荒而不治。有潭之名,不獲收潭之益矣。夫天生五材,水居其一,亦猶文之有瀾,瀾富而文自旺;財之有源,源通而財自裕。古人勤力溝洫、穿渠濬川,苟有利於民者,雖竭胼胝而不憚。況此潭之濬,用力少而成功多,可畏難乎?爰與紳士父老商酌重濬,而郡尊熊公、邑侯曹公適因溪事查勘來臨,殷然以重修為己任,檄鈞督率其事。鈞不敏,身先士民,不辭況瘁,躬親畚築,而士民等亦奔走恐後,說以忘勞。其桃濬之費、淺深之宜,一遵二憲規書。閱五旬,而厥功告成。斯役也,殷殷然勖鈞以濬之法者,熊公、曹公也;欣欣然助鈞以濬之力者,紳士、農民也。自茲以往,行見文風翔洽,實由此潭之澄泓;科甲蟬聯,亦因此潭之洋溢。而禾麻挺秀,覺霑溉之無窮;蜃蛤兼饒,見滋生之不息。鈞亦何幸而得與於斯舉也!爰伐石而為之記。併刊善後事宜八條於版,以垂永遠云。 [2]
  
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府周元文和知縣宋永清巡行蓮池潭,因年歲久遠,淤泥壅塞,百姓們想疏通,並商議開圳築壩,以便灌溉興隆莊的田地。但必須耗費無數錢財,於是宋永清出粟一千二百石,借貸於百姓。如鄭應球所云:「侯慨然出粟千二百石以貸民,鳩工興作,填岸鑿渠,淤者瀹之,塞者通之,計長千三百丈,費金四百有奇,而蓮潭灌溉之利遍興隆莊矣。」[3]宋永清亦不敢主導開圳築壩,只敢開倉借米糧於百姓。


日治時期蓮池潭

      道光十八年(1838)冬,署下淡水巡檢胡鈞,見蓮池潭「歲久填淤,荒而不治。」原本想與紳士父老商議重新疏濬,剛好熊一本與曹謹因曹公圳的事前來查勘。曹謹認為蓮池潭的疏濬是自己的責任,於是飭令胡鈞督導重濬蓮池潭。歷經五個月而功成,胡鈞謙虛認為功成原因「濬之法者」是出自熊一本和曹謹,「濬之力者」是紳士和農民也。由重新修濬蓮池潭,已經可看出蓮池潭缺水問題嚴重性,因而後來新築的曹公新圳,便引圳水至蓮池潭。
    曹公新圳是曹謹是在離任前,命歲貢生鄭蘭和附生鄭宣治興建,而原因如《臺灣通史》所載:「已而大旱,溉水不足。復命貢生鄭蘭生、附生鄭宜治曉諭業戶,捐資增鑿,別成一圳,名新圳,而以前為舊圳,潤田尤多。」[4]因為鳳山北部大早的關係,先前林樹梅規劃鳳山水利時就曾經告訴曹謹:「其自西南興隆里至埤頭,皆乾燥地,農力亦惰,年僅一稔,雖有埤圳,均屬汙潦之瀦。」[5]當時曹謹命胡鈞疏濬蓮池潭,但如果天不降雨,仍然是有缺水的問題。林樹梅曾向曹謹建言,埤塘「但知全任天工,不復少加人力,豈皆無水可引哉?」[6]所以當鳳山北部大旱,而曹謹因陞任淡水同知,已無法親起督建。他交待歲貢生鄭蘭和附生鄭宣治將圳水引到公爺埤、草潭埤,而到達蓮池潭。

已為工廠圍牆曹公新圳入水口(作者攝)

    鄭蘭負責草潭到蓮池潭,而鄭宣治在開鑿新圳公圳由九曲塘到下草潭埤,因積勞成疾,病逝前囑託其弟增生鄭宣孝完成開圳的任務。因為鄭宣治去逝,他又是赤山的士紳,於是出現了曹謹破壞了赤山的龍喉穴等傳說。曹公新圳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開始興工,於二十四年(1844)完成。最大的功勞者當屬於鄭蘭和鄭宣治、鄭宣孝兄弟。如同林樹梅所云:「樹梅嘗以菲材,佐興水利,於是縣北遠鄉,亦皆效法修塘、鑿井,通邑長無水旱之虞。」[7]新圳效法舊圳而建成,仍命名為「曹公新圳」。曹公新圳共四十六條,計溉田二千零三十三甲[8],有別於舊圳。

蓮池潭附近的曹公新圳 (作者攝)
   
曹公新圳如非有曹謹的介入可能未能完成。當時他人仍在臺灣為官,影響力仍為奸民、豪強所忌,即使有反對的人,曹謹尚可壓制。但曹謹本身亦不敢居功。摯友張調元、李棠階為他所寫的事狀、墓誌銘都只提到曹公舊圳。但百姓仍然認為新圳是曹謹的功勞,為感念他的恩德,所以仍命名為「曹公新圳」。曹公圳興建的最大功勞者當為曹謹、林樹梅、鄭蘭、鄭宣治、鄭宣孝等五人。曹公圳的影響誠如林樹梅所云:「豈惟鳳山享無窮之利,即外郡需臺米接濟者,亦拜夫子之賜矣。」不止鳳山享受無窮之力,而其他地方缺米,亦拜鳳山稻穀產量的增加,可以平抑米價。

左營蓮池潭



[1]《鳳山縣采訪冊》丙部 地輿()〈圳道(水利一)〉。84
[2]鳳山縣采訪冊壬部藝文()碑碣〈重修蓮池潭碑〉。頁385~386。其碑「在舊治天后宮右壁,高三尺六寸,寬一尺六寸,正書十五行,行三十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九月穀旦,調署興隆分司昆陵胡鈞並書。
[3]鳳山縣采訪冊壬部藝文()碑碣〈重濬蓮池潭碑〉。頁378鄭應球撰
[4]《臺灣通史》卷三十四 列傳六 循吏列傳〈曹謹〉頁948~949
[5]《歗雲山人文鈔》(抄本)〈與曹懷樸明府論鳳山水利書〉。頁46
[6]《歗雲山人文鈔》(抄本)〈與曹懷樸明府論鳳山水利書〉。頁47
[7]《歗雲文鈔》(刻本)卷二〈與曹懷樸司馬論竹塹水利書書〉。頁十八。
[8]鳳山縣采訪冊》丙部 地輿()〈圳道(水利一)〉頁84。。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從缺水想到曹公圳 台江遺老


一、前言
    近來台灣缺水的問題,成為眾人所關心的話題?己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仍舊為了數百年來的問題苦惱。聽到新政府的官員說,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靠老百姓的福報!不然就說要等老天爺下雨!今日無法解決的缺水問題,卻曝露了台灣眾多的政治、經濟、民生、、、等問題無法解決的窘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沒有人有答案!但台灣四百年來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可做為解決或探討這些問題根源的參考。這個例子就是一百五十多年前曹公圳的興建!何以此為例呢?因為當時恰好也有百年難見的大旱災,當時的多數官員不是束手無策,就是置百姓死生於不顧,消極的就向老天或神明求雨,好點的便勸民掘井。其中只有一個人與眾不同地解決了這道難題,他就是當時的鳳山知縣曹謹,後來尊稱為曹公。當時身為鳳山知縣的曹公,不僅解決了鳳山百年來的困境,並且其恩澤一直影響至今,這個工程後來被稱為『曹公圳』,以紀念他的功績。



圖一日治時期重建的曹公祠

    如果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曹公圳沒有什麼,但曹公圳卻是清朝台灣三大水利工程中唯一由官方參與的水利工程。而且以一個知縣要解決曹公圳當時所經過的眾多地主,及迷信風水地理的百姓,其困難度之高,歷任縣令,無人敢嘗試。是何種原因讓曹公完成清朝時期官建的最大的水利工程呢?其背後興築動機及興建的起源為何呢?這也是曹公圳或者紀念他的曹公祠存在於今日的真正價值。可惜的是如此可留傳台灣千古的事蹟。卻不曾在課本上被提及,也不曾受到重視。本文將探討如何以曹公圳的起源,來思考解決台灣問題的未來。要談曹公圳的起源,必須提到曹公圳的倡導者曹公,可惜曹公至今無任何的著作留存於世,我們無法完全瞭解他的思想。要如何瞭解曹公圳的起源,筆者將由曹公為政前的背景及在河北、福建的施政事蹟及曹公圳起源的原由談起。

 二、曹公生平及思想背景
    曹公。原名瑾,字懷璞,後改為謹,字懷樸。清河南河內人,(今河南沁陽市),曹公早孤。曹公的故鄉河內位於太行山南麓,境內有沁河貫穿其中,居民遠自秦漢之際,便以築灌溉渠道,以利農田灌溉。曹公生於此,對於築溝渠以利農田灌溉,必瞭然於心。最近筆者恰好前往柬埔寨,在飛機上看見柬埔寨,沃野千里的平原,因乾季只有靠近河旁的土地,因近水源而有耕作,其餘的土地皆因旱季而荒廢。筆者生長於滿佈溝渠灌溉的南台灣,心想如果柬埔寨也如台灣一樣有溝渠灌溉農田就無旱季了,沃野千里的平原,皆可成為良田。筆者認為當年的鳳山,一如今日的柬埔寨,曹公興築曹公圳的想法,應導源於其故鄉。
 
    河內南方的洛陽,是著名的理學開創者二程的故鄉,中州自宋朝起便是理學的故鄉,元代著名的理學大師許衡也是河內人。理學思想對曹公的影響不言可喻,從他在河北、福建、台灣皆有理學思想的影響。道光九年鮑桂星典試河南,留學政。賞異曹公招至大梁學宮讀書,並與後來的鄭州舉人張調元,並稱為『大梁兩通儒雙目』,其思想見解必當異於一般俗儒。嘉慶十二年中州鄉試,曹公以附生中丁卯解元,主試者陳壽祺與曹公恩師鮑桂星庶同科進士,對曹公異於俗儒之才特異之,贈詩期勉。當時曹公亦自負其才,會試可以立致卻屢屢的受挫;曹公由於受恩師鮑桂星及取士之師陳壽祺漢學影響,斂華就實,沈潛經、史,旁及宋儒諸子之書。之後不論在河北、福建、鳳山、淡水的任內,無不有實行宋儒程子所云:『為令之職,必使凶年饑歲,民免死凶。飽食逸居,士知禮義。』之心志。




圖二曹公祠被改為曹公廟,將曹公奉為神明,豈不背棄了曹公的精神了。

三、河北、福建的為政事蹟
     嘉慶二十二年以大挑一等的身份韱分直隸知縣。曹公在河北知縣,便有循吏之名,在河北的為政,嘉慶二十五年任直隸平山知縣、後署曲陽知縣,道光三年任饒陽知縣,當時饒陽正值水旱相繼發生,曹公請帑振饑;日走鄉曲,察戶口多寡被災輕重分給之,不經吏胥手。即飯店市餅餌食之,無絲毫私。民大悅,總督蔣礪堂相國益賢之,數稱於眾。道光四年二月知寧津縣事,夏天近畿州郡蝗蝝間生,曹公致祭八蜡廟虔祝曰:『茲邑地狹民稠,不堪重罹歉歲,如天譴有數,當移縣宰身無害我田禾也。』未了四內蝗蟲絕跡,禾稼無傷。寧津因天災,曹公便首嚴弭盜,行清莊、聯莊法。有盜他即率吏親勦匪徒,獲懲渠首,餘皆歛跡去,有孤貧無依者,隨時周給,冬則設粥廠脤濟之。在寧津我們看到他為何在河北被稱為循吏,完全在於他有為百姓解憂的實心(純真,與虛心、私心相反),並非曹公的祝禱而蝗蟲絕跡,而是他不因天災而推卸責任,認為任何百姓的災害皆是身為一縣之宰知縣的責任,如一味的將自然災害推為天災,如何將大天災轉為小災害,小災害轉為無呢?在這裏我們已經看見了,曹公為何興築曹公圳的心。道光五、八、十年三次任威縣知縣。在任內他重修學宮,興教勸士,敦品勵行,遠近翕然。道光十二年任豐潤知縣時,當時歲歉收米價騰貴,在左家務鎮有無賴謀為圴糧,曹公偵知之,將倡首者置於法,民獲安堵。後因在威縣任內失察邪教,以被議落職在京。道光十四年,捐復原官,揀發福建,署將樂;又因在直隸平山縣任內失察邪教,被降二級調用,回京送禮部引見。此時的曹公更加講求宋儒之學。道光十六年署閩縣事,閩侯縣志提及,縣治附省垣,宰是者,皇皇終日,不暇躬親所職,以拊循甿庶。曹公受任之初,即面請藩司,願事民事,給應求無所闕,藩司韙之。於是決獄、催科,及所以供億焉,惟民力是恤。當時的福州大旱,大吏親迎觀音大士於鼓山禱雨,官吏奔走跪拜街衢間;曹公獨屹立不拜。或問之,以不載「祀典」對;勸之拜,不從;大吏怵之,不顧。曹公反對迷信或也許當時曹公在閩縣,也知閩江的河水可資灌溉,但閩縣附省城,反對者鉅。在鼓山的排佛,被認為是曹公在理學的學力表彰,不久大吏以曹公廉敏有幹才,調宰鳳山。


圖三早已淪為工廠外牆的曹公新圳入水口。

四、曹公圳興建的原由
    道光十七年春知縣事.當時鳳山因大旱,邑多旱田,盜賊四起,曹公首先一如在河北,先剿除岡山的匪徒。後巡田野,尋察水源至九曲塘下淡水溪邊,喟然歎曰:『是造物者,留以待人力之經營也。』於是,召集紳耆,召巧匠,興工鑿築公圳。在短短的二年內竣工,成為當時的官民合建的最大建設,台灣知府熊一本往勘,臨圳嘆曰:『此非向之旱田,即今皆成膏腴,豈非百世利哉』因命之曰:『曹公圳』。曹公圳的完成可以說是清朝統治台灣下的一項奇蹟的工程,當時如何排除眾多的地主及台灣百姓迷信的反對,從曹公圳眾多的傳說,當知當時的反對者之多!但曹公圳何以能成功呢?
         1.實心為百姓:曹公臨下淡水溪之言:『是造物者,留以待人力之經營也。』是曹公圳成功的開始。在寧津曹公致祭八蜡廟的話,完全出於實心,視百姓的痛苦,如同自已的痛苦。所以他不推諉於天災,認為百姓的痛苦,皆是知縣之責。如同宋儒范仲淹之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擁有仁者之心,才能讓他以堅定不惑的決心,完成曹公圳。更堅持其理學上的思想,在鳳山他實現了理學之祖程子的名言:『為令之職,必使凶年饑歲,民免死凶。……』。也實踐了傳統士大夫(知識份子)的精神。
    2.無私心為百姓:要排除曹公圳所經過的眾多地主,非有無私之心,無法成功。曹公的無私之心,從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提及『……凡土著流寓之顯宦富豪,本官概行謝絕,惟因公至室者得暫晤,一語及私,即勃然變色……』,這段話在今日的民主時代或許不適用,但曹公認為一個為政者,當摒棄任何的私心。再看他晚年對友人提及:『一有私心事便難成,今無真可共事者。……』道盡他一生的為政,也道盡曹公圳興建的起源成功的主因。曹公圳的成功正是在於曹公的無私之心。當時或許有眾多的反對者,但曹公出於實心為百姓?百姓眼睛內心是雪亮的,若是真心為百姓,百姓會不支持嗎?這是曹公圳成功之速的原因。
 
    3.有位有志,有可為而為之:然而曹公圳的興築挫折中,不只反對者眾,在興築水壩上也遇到困難。當時佐幕曹公治理鳳山的林樹梅,也深怕有堅定不惑之心的曹公,受不了眾多的反對壓力,及築水壩的挫折而放棄,曾告訴曹公下面這段話:『...彼有志無位,知可為而不能為。有位無志,有可為,而不肯為。有位有志,復扼於需費不足。既為,而不能不輟其所為。則非有堅定之力,幾何其不勤,始而終怠哉!嘗見任地方事,非不心識所當為,而一念憚煩輒曰:「姑待異日,未幾有所遷調。又輒委諸後任,則惡知後之人,不以傳舍自視,亦以姑俟後任者。」之如我今日也乎,然則民事終無可為之時,當事復鮮勤事之志,而成事良甚難矣。』果然,曹公當日在鳳山,有位有志,有可為而為之。排除萬難,而且實現他自己的理想。終使他得以為後人稱頌為鳳山第一循吏。
 
五、結語
    綜觀曹公圳的起源,反應出千百年來百姓所祈求的為政者,不就是像曹公一樣為政者嗎?出於實心為百姓解決痛苦,以無私之心為百姓,並以百姓福祉為第一的人。可惜的是就是因為為政者私心太重,道盡了四百年來台灣政治問題的原由,更言盡中國數千年政治的問題癥結。從曹公圳的起源,看今日台灣缺水問題,是天災?還是人禍?你我的心中各有答案。若為今日為政者能無私心,一心的為百姓解決困難,就算是不成功,百姓也會諒解。因為百姓的內心是雪亮的。試問今日的為政者,有幾人出於實心,為百姓謀長久之治,你我內心皆知。曹公圳的起源也反應今日台灣的為政者,在有志而且擁有最大位者的人,有可為而不為。誠如林樹梅所言『、、、曰:「姑待異日,未幾有所遷調。又輒委諸後任,則惡知後之人。不以傳舍自視,亦以姑俟後任者。」』使得台灣原本大有可為,而今日莫知可為也。而今日台灣政治、經濟、民生、、、等問題的解決更加難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只要今日的為政者少一分自己的私念,問題就多一分解決,百姓就可以多一分的幸福。若今日的為政者,在有志有位者,有可為而為之,若摒除自己私念,為台灣百姓謀長久之治,不謀一時之利,而今台灣的缺水問題當可輕易解決。而台灣其餘的問題當事半功倍,曹公圳的意義,所代表的不就是如此嗎?


圖四被一片竹林遮蓋的曹公舊圳入水口。


參考書目:
鳳山縣采訪冊: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新竹縣采訪冊: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續碑碣傳: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淡水廳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澎湖廳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通史,連雅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金門縣志,金門縣政府。
新竹縣采訪冊,省文獻會。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省文獻會。
高雄市古今詩詞選,許成章,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曹謹紀念集,高雄縣文獻委員會(民國六十年五月三十一日出版)
曹公年譜,中州老民編著,未刻本。
二程全書,程顥、程頤。
沁陽市志,北京紅旗出版社。
平山縣志,成文出版社。
河內縣志,成文出版社。
寧津縣志,成文出版社。
威縣志,成文出版社。
豐潤縣志,成文出版社。
閩侯縣志,成文出版社。


※原刊於2002年《南台文化》第二期。頁32-35

  『 曹公圳埈成180週年紀念集 』 《 曹謹治臺功績 》(一) 一、出身背景 ( 一 )  家世背景       ( 二 )  中州解元 ( 三 )  大挑一等   一 、 出身背景 ( 一 ) 家世背景     曹謹。原名瑾,字懷璞,後 改 為謹,字懷樸;號定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