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丁卯齒錄》一書記載曹謹出生於:「乾隆丁未(五十二)年(1787年)九月二十六日 辰時」。 《丁卯齒錄》是一本記載嘉慶十二年,各省中舉士子生辰與三世祖的履歷表。
筆者十年前在《南台文化》‧冬季刊‧第十二期,「曹公紀念專輯」曾寫有〈曹公名字、生辰、卒年的探討〉一文,內容尚無重大錯誤。但近年筆者對曹謹研究,加上新的史料的發現,某些內容有待商榷。加上近來搜尋網路上有關「曹謹」網頁的內容,仍然發現,曹謹錯誤的生年,充斥於行花臺灣百姓血汗錢所建置的網站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四、曹公圳---曹謹 - 農田水利入口網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文建會的曹公圳文化網-曹謹事蹟-曹謹小檔案、以及曹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等等網頁,高雄農田水利會出版《曹謹公史蹟》都認為「曹謹出生於清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1786年11月16日 )」卻與前述的《丁卯齒錄》的記載有所不同。曹謹錯誤的生年被這些網站刊載,積非成是。不過筆者十月在曹謹故里期間,有人引用了筆者〈曹公名字、生辰、卒年的探討〉從新修改正曹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曹謹的生辰。
臺灣的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曹謹的生辰,只有生日。由於摯友李棠階在〈曹君懷樸墓誌銘〉及〈懷樸曹公墓誌銘〉提到曹謹「卒於道光二十九年閏四月十八日,年六十有三。」於是便由李棠階的墓誌銘推論出曹謹生於乾隆五十一年或乾隆五十二年。筆者早年的推論:「曹謹病逝於道光二十九年,即西元1849年,減掉六十三歲,曹謹一歲,剛好是1787年。但是以道光二十五年文甲書院的師生為曹謹祝六十大壽,之間差一歲是五十九歲,便有五十九歲做六十歲大壽的習慣。曹謹的生年應該在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的左右。1786年或者1788年皆有可能,但是1787年還是推論的結果,只能供做參考,曹謹生年尚待確切史料才能的證實。」雖然過往筆者曾經如此的推測。但現在根據《丁卯齒錄》〈河南〉篇已有了較為明確的的記載,曹謹是生於「乾隆丁未(五十二)年(1787年)九月二十六日辰時生」。
另外曹謹卒年雖然在李棠階的〈曹君懷樸墓誌銘〉、〈懷樸曹公墓誌銘〉及日記都可證實曹謹卒於道光二十九年(1749年)閏四月十八日 。
但省文獻出版的合校足本《新竹縣縣採訪冊》〈請祀名宦祠原案履歷事實〉,有關曹謹去世的日期是「二十八年八月十八日卒」與墓誌銘的記載不同。筆者在1999年11月22日北上臺北,在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古籍圖書館,雖然找到李棠階的著作《文園李先生文鈔一卷》《文園李先生詩鈔一卷》《文園李先生語錄一卷》《李文清公日記十六卷》,卻被傅斯年古籍圖書館發現筆者非大學教授、研究生、而且學歷太低……遭到傅斯年古籍圖書館館員羞辱,當場拒絕筆者查閱李棠階的著作,空手失望而回高雄。三年之後,在詢問臺灣省文獻林文龍先生有關省文獻出版的合校足本《新竹縣縣採訪冊》,有關曹謹去世的日期「二十八年八月十八日卒」與墓誌銘的記載不同。請文龍兄去看手抄本的原書的內容是否是這個日期,得到手抄本也是「二十八年八月十八日卒」。(這個錯誤的日期,一直2011年文建會出版的《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35冊合校足本《新竹縣縣採訪冊》,花了人民的血汗錢,雖然號稱「重新點校」,但錯誤十年的日期,卻依然是錯誤。)筆者在與文龍兄聊天時,喜歡看古書、收藏古書的文龍兄說他剛剛買到了一套《文園李文清日記》內容有提到「曹懷樸」問我是否就是曹謹,當下筆者心中就高興不已。隔天文龍兄後先傳真了一、二頁的內容,讓我一解,三年來想見此書之苦。經過三年看了李棠階的日記《文園李文清日記》的記載之後才更加確定,曹謹的卒年是道光二十九年(1749年)閏四月十八日 。
明治44年(1911年)11月5日新建完工啟用的曹公祠。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重修原「鳳儀書院」內曹公祠。並非今日曹公祠(曹公廟)。兒玉並且恢復了曹公祠的祭典,原本祭典是用九月二十六日。而曹謹的生日是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由中央研究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應為西元1787年11月5日 (星期一)。明治44年(1911年)遷建於現址的曹公祠,改以陽曆11月1日 為曹公祠的祭典,應稱為曹公祭典或者曹公祭,不應該被稱為「曹公誕辰」。 (2013年9月21日修正、2013年11月26日再修改。)